孙子兵法与投资实战18
孙子兵法与投资实战18:秘诀不在成功者那,沉没的证据才是真相
大众都喜欢追随成功者,期望从他们身上得到秘诀。结果恰恰相反,追随成功者就是失败的原因。
因为成功是小概率事件,老按小概率事件指导自己做事,能不失败吗?
鸡汤穷三代,励志毁一生!
因为统计成功者的共性带有极大的欺骗性,由于缺少失败者的对比实验,结论常常是错误的,反而是失败更具有价值。
还在生存的股民不一定是对的,但已经死了的股民一定是犯了某种错误。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和沉没的证据。
以少胜多是大概率?
比如,孙子兵法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故用兵法。。。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似乎很容易理解,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在十一家注孙子兵法中,十一位注解者居然都没有举出一个“少则能逃之”的例子来。
因为,我们统计一下历史记录的有名战例,发现好像以少胜多才是大概率事件。
灭秦的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一举打掉秦军主力,
项刘的彭城之战: 项羽的3万精兵将刘邦的56万联军打得丢盔卸甲,连老婆和老爹都丢给别人了。
韩信的背水一战:韩信带领汉军3万对阵赵军20万,一战灭赵。
刘秀的昆阳大战:刘秀领绿林军1.7万对阵新军43万,王莽一战而国灭。
官渡之战:三国的曹操2万对阵袁绍10万,一战定北方。
赤壁之战:曹操失去统一机会,孙、刘掘起,三国之势形成,
东晋的淝水之战:东晋8万对阵前秦95万,前秦雄主苻坚身死国分,太惨了,前半辈子积累的家底和英明名声一次就用光了。
李靖突袭灭西突:李靖3000铁骑突袭,西突从此在历史上消失。
朱元璋的鄱阳湖大战:朱元璋23万对阵陈友谅60万,一战定南方,明朝的定国之战。
这些决定历史的著名大战居然都是以少胜多的,而同样出名的多胜少战争都几乎想不出来。
是因为以少胜多才是真理吗?当然不是!
是因为胜利了,改变了历史,所以才被记录下来了,才被大众传播。
如果是多胜少,就不值得吹,我带43万人,灭了几千人的流民起义,有什么值得说的,在正史或野史里有句,某年某月平流寇某某,已经算是大事了。
所以,以多胜少,没有改变大势,对历史没影响,没有被记录下来,没有传奇故事,因而也没有传播。
而败了的人呢,人都不存在了,怎么记录?
逃了的人呢?逃跑这么丢人的事情,怎么可能大书特书,那个说屡败屡战已经是极为实在的人了!
所以,这就是沉没的证据。
成功者的经验不可靠
如果我以少胜多,几万人灭了敌人几十万,那当然要大吹特吹了。
而且如果胜了,自己就是胜利者,想怎么记录都行,反正别人也不清楚细节,这样的大功劳,不吹个几千年怎么行。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
所以,好事者统计成功者的特性,并且说做到这些就能成功,都是在忽悠人。
因为,同样做到这些的另外99人都失败了。但是没人知道啊!
失败者大家都不关心,失败的人独自伤心流泪,媒体会报道吗?大众会传唱吗?
当然不会,聚光灯下都是成功者的身影!
如果一旦你成功了,有人采访你,你会告诉别人,你的成功是靠狗屎运吗?
当然不会,你当然要得瑟一下:我当初是如何如何果断,冷静,有远见!
这样,在大众的追求中,在好事者的传唱中,诞生了无数的传奇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个个智慧超群,眼光卓著,坚毅果敢,而且有很多还大仁大义,温情似水。
吹牛逼嘛,自然怎么爽怎么来,所以大家听着都很爽!
这样的游戏换着花样玩了几千年!
养活了无数吹牛放屁的人!
大家都忘了,1个幸存者之后,还有99个同样行为的人在黯然神伤!
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指的是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资讯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幸存者偏差,是由优胜劣汰之后自然选择得出的一个道理:未幸存者已无法发声。
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沃德教授(Abraham Wald)应军方要求,利用其在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提供关于《飞机应该如何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几率》的相关建议。
沃德教授针对联军的轰炸机遭受攻击后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位置。
沃德教授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强化机尾的防护”,而军方指挥官认为“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因为这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
沃德教授坚持认为:
统计的样本,只涵盖平安返回的轰炸机;
被多次击中机翼的轰炸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
并非是机尾不易被击中,而是因为机尾被击中的飞机早已无法返航,寥寥几架返航的飞机都依赖相同的救命稻草 —引擎尚好。
军方采用了教授的建议,并且后来证实该决策是正确的,看不见的弹痕却最致命!
这个故事被后人用一个词语概括 —幸存者偏差。
不是机尾不容易中弹,而是机尾中弹的都死了!
不能认识到幸存者偏差,就往往会倒果为因,把结果当成原因,所以看似永远正确,实际却是坑人不浅。因为真实的原因可能正好相反!
沉没的证据
沉没的证据掩藏了事件的随机性。—黑天鹅
- 无神论者的质疑:2000多年前,有人把一幅画给无神论者看,上面画着一群拜神者正在祈祷,在随后的沉船事故中拜神者们幸存了下来。
无神论者问“那些祈祷后被淹死的人的画像在哪?” 而淹死的拜神者不会写下关于他们经历的历史。
同时考虑死去和活着的人,而不单是活着的人,才能评估扭曲的程度并进行修正。
- 字母的坟墓:我们称为“文学遗产”或文学宝藏的东西只占据累计文学产出的很小一部分。
成堆被退回的手稿、由于没有被发表,永远不为人所知。
所以很遗憾地说,巴尔扎克也只不过比他同时代的人运气更好一点。
- 成为百万富翁:无数旨在发现成功秘诀的人对百万富翁的研究都采用以下方法:
选定一群成功人士,通过他们的回忆录,自传,寻找他们的共同特点:勇敢、富有冒险精神、乐观等。
成功者自传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武断地把某些品质与事件连成因果关系。
而失败者一般不写自传,写了也没人买,没人看。
但是许许多多的失败者和百万富翁一样:勇敢、富有冒险精神、乐观等。
但真正使两者不同的最主要因素只有一个:运气,只是运气。
- 你看到的和没看到的:
A. 2005年飓风袭击新奥尔良,政府许诺“重建”,显得很人道。其实拆东墙补西墙。
或许挪走了癌症研究基金,间接地杀死癌症病人。而癌症病人每天死去的人数,远超过被飓风夺走性命的人数,他们全部被沉没了。
“成功者”非常擅长告诉你他们做了什么,而不是他们没做什么。
B.拉尔夫.纳德通过曝光汽车公司的安全记录,或许让他成为拯救生命最多的美国公民。
但他自己都忘记了他的《安全带法》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
鼓吹“瞧,我为你做了什么”比“我帮你避免了什么”容易得多。
C. 许多冒险家自以为是命运的宠儿,这只是因为冒险家很多,而我们没有听到那些背运的冒险家的故事而已。
不要根据获胜赌徒的优势情况计算概率,而要根据所有进入赌局的人来计算。成功的赌徒掩盖了真实的原因。
所谓的因果关系,不是为了把两件事联系起来,而是为了满足我们习惯寻找原因的欲望。
倒果为因的股市格言:
回到股市,因为幸存者偏差造成的误读真是太多了!
长线是金?
大价差当然要时间,赚到大钱的单子必然时间长,但是,时间长的单子亏损的连妈都不认识的有多少?赚了一把要得瑟下,亏钱的都不意思说,在家独自舔伤口。
大道至简?
过于复杂的系统没有稳定性,所以最终的结果是简单,但是,追求简单的却会造成交易系统迟迟不能成形。
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长期赚钱的人都必须都是亏得少,赚得多的人,所以这句话也是结果,你照着做试试,这句话流行多久了?哪个人不知道这句话,有几个人赚钱了?
别人贪婪时是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又是一句废话,什么是别人贪婪时?什么是别人恐惧时?要是能准确把握时机还用别人教买进卖出?
牛市赚钱,熊市赚股?
呵呵,事前能分得清牛熊,还分什么赚钱赚股,怎么玩都赚啊!
获胜的秘诀:
那么,获胜的秘诀到底在哪里?
想想那些不回来的飞机,获胜的秘诀在失败者那里!
活下来的可能是因为运气,死了的,一定是某种错误!
研究失败者的意义远大于研究成功者。
成功者的花样吹逼会忽悠死他的追随者!失败者的经验更真实可靠!
然而很遗憾,失败者的信息很难拿到!因为失败者没脸吹牛逼!也没有媒体帮他吹怎么失败的!
所以,真正的信息最全的失败者就是自己,这事真是个悲剧。
自己是唯一能够近距离分析,资料最全面,最真实,最立体的失败标本。
所以股市的最后成功者,都是失败多年,破产多次的,个别的很幸运的在伤痕累累中找到了正确道路的人。
宝藏就在自己身上,为了发现自己的宝藏,必须对自己的交易进行详细的记录。这样才能在分析时找到问题所在。
记录自己的交易,分析自己的错误与失败,慢慢找出正确的路,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这就是经验的力量,无可替代,不可复制!
真正的成功者,曾经都是受尽折磨,历尽沧桑和苦难的失败者,他们多数并不乐于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
因为按正常的人性,凭什么我受尽折磨得到的东西要白送给你。
股市更是这样,分享自己的方法还会让自己的方法失效。这样就更不会分享了!
推销炒股方法,推荐股票的,基本都是骗子!
股市唯一可以相信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