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投资实战15
孙子兵法与投资实战15:伐谋,伐交,伐兵,即缠论的三个买卖点
无论哪个交易系统,买点与卖点都处于核心地位。选了个好股,买卖的时机不对,依然会亏钱。
孙子兵法《谋攻篇》写得很明确,在确定了战争的级别之后,就要确定战争的入场与出场时机。
也就是投资中的买点与卖点!
战争的介入与收割时机:
如孙子兵法中所言: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在实际操作中,有4个介入战争的时间点, 分别是:伐谋,伐交,伐兵,攻城。
伐谋:最高层次的方法是打掉别人的念想。力量还没产生就打掉!将敌人扼杀于摇篮之中。
伐交:其次是打掉别人的力量集结,让敌人不能形成合力。
伐兵:敌人已经集结,力量已经完整,没办法,只能硬碰硬了。
攻城:就是完全不懂的人,追涨杀跌,强行瞎搞,损失大,风险也大,孙子极不主张。
去掉攻城这个得不偿失的选项:伐谋,伐交,伐兵,其实就是缠论的三个买点(卖点)。
投资与兵法的本质都是力量运用的技术,所以哲学几乎完全一致!
如同中医看病,未病而治的是第一等的,次之的是对治欲病,到已病阶段,那只能算是亡羊补牢了。但绝大多数的人,病入膏肓了还在幻想,市场里最终牺牲的,总是这种人。
伐谋:第一买(卖)点,反应于力量萌生时
什么是伐谋?就是打掉别人的谋划!
别人的想法刚刚产生,刚出现一点迹象,你就要做出应对,打掉别人念想,这是最高层次的兵法!
这个是最难的,而且因为事情没有闹大,所以功劳不显。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案例不多,有一个折冲樽俎的故事可以说明一下。
春秋时期,中原的强国晋国谋划攻打齐国,为了探清齐国形势,晋平公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
齐景公盛宴款待范昭。席间,正值酒酣耳热,大家都有些醉,范昭借着酒劲儿向齐景公说:“大王,请您给我一杯酒喝吧。”齐景公对左右的人说:“把酒倒在寡人的酒杯里拿去。”范昭接过一饮而尽。晏婴看到后,厉声命令侍臣道:“快扔掉这个酒杯,给大王再换一个。”依照当时的礼节,在酒席上,君臣各用各的酒杯。范昭故意违反礼节就是要试探齐国君臣的反应,但被晏婴识破了。
范昭回国后向晋平公报告:“现在还不是攻打齐国的最佳时机,我试探了齐国君臣的反应,结果让晏婴识破了。”范昭认为齐国有这样的贤臣,这样去打,绝对没有必胜的把握。
这就是折冲樽俎典故的由来。孔子称赞晏婴的外交说:“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
这就是伐谋:这就是在别人还没行动之前,就打掉别人的念想!
伐谋就是政治,让敌人的力量还没产生就打掉,将危险扼杀于摇篮之中。
最厉害的人,在无形之中,就消除了敌人的念想,让敌人觉得打不赢,打不起,划不来。
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就是为什么政治优先于军事!
用在投资上,就形成了第一类买(卖)点:
买点1:看到向上力量刚刚萌生时,就要买入。
卖点1:看到向下力量刚刚产生时,就要退出。
这是对投资者而言,最优的买点与卖点!但也是最难的,需要有很高的能力,正如曹操所说“当见未萌”,没这个能力,就很难把握第一类买点。
伐交:第二买(卖)点,反应于力量集结时
什么是伐交?就是打掉别人的力量联合!
已经错过了伐谋的时机,别人的主意已经拿定了,力量已经产生了,那就只能退一步,在别人力量集结的时候做出应对。
所以伐交,就是要打掉别人的力量集结,让敌人不能形成合力。这个比伐谋简单多了,因为迹象已经非常明显,有点智慧的人就能看出来。
这就是外交手段了,历史上的例子也非常的多,合纵连横之类的一大堆,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用于投资上,就形成了第二类买卖点:
买点2:看到向上力量已经集结时,就要买入。
卖点2:看到向下力量开始集结时,马上卖出。
比如:均线多头
如果把均线当成一种力量,当多种均线全部向上,即可认为是向上的力量集结。这是对个股而言的。
对整体而言,当一个板块的多个股票向上时,会带动整个板块向上,也可认为是一种力量的集结。
第二买点要求低一点,相对好操作一点。
伐兵:第三买(卖)点,反应于敌方力量开始攻击时
如果前两个机会都错过了,就只有伐兵,敌方力量已经集结,完全成形,已经开始正式进攻了,这是作出反应的最后机会了。
这时,双方做别的已经都晚了,就只能进行战争,兵力硬碰硬,就看谁的兵力强了。
用于投资上,就形成了第三类买卖点
买点3:看到向上力量集结完成,正式进攻时,追涨杀入。
卖点3:看到向下力量集结完成,开始进攻时,无条件卖出。
无论买,还是卖,这都是最后的机会了,再晚就没得玩了。
没得玩就只能瞎搞,这就是攻城。
攻城:敌方力量极为强大,有地利优势,还要强行攻击,损失大,风险也大,孙子极不主张。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攻城战,都是极为惨烈的,赢也只能是惨胜,败更是一败涂地,历史的教训太多了。
但是,打仗有时你不得不打,有些城你不得不攻,所以没办法!
但投资和打仗不一样,错过了时机,就可以不玩!
所以炒股比战争容易得多。
三类买卖点的异同。
三个买点,三个卖点。一个比一个难,一个比一个确定性强。
在力量刚萌生时介入,是最有效,成本最低的,但也是最难的,有两个原因:
难以看到,需要极高的水平
确定性不强,这个力量不一定能长大,介入时不一定能赚钱。
成功了,也没有功劳,因为你做的事微不足道,没几个人能看明白你的贡献。
正如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魏文王就问扁鹊说:“你家兄弟三人都是学医的,那么你们三个人中谁的医术最高呢?”扁鹊听后,思考了片刻,回答说:“其实,我大哥的医术最高,二哥次之,我的医术最差。”
魏文王听后感到十分的困惑,就让扁鹊详细的说一下原因。
扁鹊向魏文王解释说:“之所以说我大哥的医术最好,是因为他能够在你没有发病之前就能看出你是否有病。那个时候,病人是不会觉得自己患病了的,我大哥就在病人发现之前就将病给治好了。这是因为这个缘故,大哥的医术一直不被他人认可,也没有什么名气。
我二哥是家中医术第二好的,因为他能够在病人发病初期就看出来,然后将病人给治好,这样一来,病人们都认为我二哥只擅长治疗一些小病症。
病人找我治病时,已经到了中晚期,病情已经十分的严重了。我将那些患了重病的病人给医治好后,我就更加出名了。但从根本上来讲,我的医术比不上我的两位哥哥。” 魏文王听到扁鹊的解释后,豁然开朗。
所以孙子说: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这就是基本的进入与退出思路,不在于战争的激烈,而在于战争的得利。
悄悄的入场,打枪的不要!在大家一片看好中出场,有红旗欢送!
故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孙武自己就最好的注解。
借图显示1,2,3买卖点,仅作参考
还好,炒股不需要别人认可,自已爽就行了。
具体操作时,买入和卖出稍有不同。
买入时,最好使用确定性强的二买与三买。 卖出时,为防止亏损,最好用一卖和二卖。 买入时要确定性强,卖出时不确定性多点没关系,大不了错过一些机会。
来源:本文来源于网络。